疾病與家具設計師,找回幸福感的家居生活

每年例行於4月中舉辦的義大利米蘭家具展,今年2020年受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影響而延期。

近代「建築功能主義」之父建築大師柯比意(Le Corbusier)曾說:家具為解決住宅問題首要核心,面對這場全球化的傳染病,沒有人能置身事外,家具設計師又如何在這波疫情蔓延之際,以其設計及專業改善我們的健康家園生活呢?

回首百年前,西元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,病毒來勢洶洶,發作速度快,當時全球約1/3的人口受感染,死亡人數達5000萬人,國家的公共衛生與免費醫療服務,方開始積極被重視。

比西班牙大流感更早60年的英國「倫敦大惡臭事件」,當時發生於1858年的兩場霍亂震撼英國,奪走數萬人的生命,英國政府開始大規劃改造城市地下排水系統。公共衛生的概念慢慢被推廣,戶外開始設立了公共廁所,改變人們隨地便溺的習慣,讓歐洲不再臭氣薰天,不再形同一露天的城市公廁。

公共廁所,拿掉了「門」的這個設計,讓人們進出方便,減少接觸,降低傳染機率。雖然是現代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設計,卻是歐洲努力了半百年,才換來整潔的市容與公衛。

柯比意著名的《LC2》鋼管沙發,強調實用機能,沙發坐墊的製作符合大量生產、製造分工的工業效率,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單椅而省去繁文縟節的綴飾。每款家具和軟裝,若仔細了解其實都有時代的背景與人文關懷精神。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——抽水馬桶,就是倫敦大惡臭事件下的發明~

家具,大抵分為:家居家具、辦公家具,以及街道家具。公共衛生是國家防疫的最佳前線,而街道家具就像是公共衛生的創意軟裝!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現在人們大多簡居不出,減少外出娛樂消費的機會。常伴在家中的家具,此時就顯得格外有生命力,沙發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張下班累了回家就躺的沙發,廚房家裝不再是擺飾,床不再是倒了就睡的豆腐乾,它們現在是值得我們慢慢品味生活的投資與藝術!

防疫宅在家,讓我們運用家具的汰舊換新與布置巧思,為這個家灌注幸福感與生活感,在疫情尚未平歇之時,值得我們在家好好生活充實。